吴鹤皋曰∶肺非无为也。盖稼穑作甘,甘能补胃,胃为气血之海,气血所从生也。
程郊倩曰∶五苓散与桃仁承气均为太阳犯腑之药,一利前而主气分,一利后而主血分,治各不同。陶节庵曰∶伤寒邪热传里,须看热气浅深用药∶三焦俱伤,则痞满燥实坚全见,宜大承气汤;邪在中焦,则有燥实坚三证,宜调胃承气汤,加甘草和中,去枳朴者,恐伤上焦氤氲之气也;邪在上焦,则痞而实,宜小承气汤,去芒硝者,恐伤下焦真阴也。
当于小便分之∶便清者外虽燥热,而中必寒;便赤者外虽厥冷,而内实热。若疟发于夜者,丹溪所谓入阴分、血分也,宜于本方倍入当归,或兼四物可也。
李忧技穷,与妻对泣,忽闻门外叫云∶咳嗽药一文钱一帖,吃了今夜得睡。用秦艽为君者,以其主宰一身之风,石膏所以去胃中总司之火,羌活去太阳百节之风疼,防风为诸风药中之军卒。
此湿为本,热为标,故见口渴,所谓湿极而兼胜已之化,实非真象也,惟明者知之。汗后身痛者,此由汗多耗损阴气,不能荣养筋骨,故令身痛。
经曰∶一阴一阳结,谓之喉痹。金者,水之母也;气者,水之源也。